云南網訊 “停車難”已經成為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一些小區更是時常曝出因停車而產生的糾紛。近期,北京市為緩解城市停車難題,打算在立交橋下、部分公共綠地等空間新增停車位。有市民提出,同樣“停車難”的昆明又當如何應對呢?早在2013年,昆明政府層面就提出了100個立體停車場的選址要求,到2016年底,選址已達200個以上??墒聦嵣?,建成的立體停車場僅6個。被視作未來昆明公共停車位發展方向和解困之道的立體停車場,為何在昆明推進得如此緩慢,主要的阻力都是什么?
數讀
主城5區停車位還存35萬缺口
現狀
剛性需求較大
昆明5城區停車設施總量為90.25萬個,根據2015年底昆明5城區小轎車保有量推算,還缺約35萬個車位。
空間分布不均
中心區功能過度聚集,停車需求旺盛,但二環內僅有泊位16.1萬個,缺口泊位約10萬個。
三環以外及新城區對中心區的功能疏散較弱,盡管提供了富余車位,但停車需求少。
時間分布不均
主城區夜間空置車位超過30萬個,以各大商業區為典型代表。其中,呈貢夜間空置泊位11.8萬個。
(根據綜合測算,空置車位約為40萬個)
成果
時間:2013年至2016年底
累計新建停車場:268個
新增停車位:187876個
項目配建停車場:237個
新增泊位:172704個
改擴建機械式停車場:25個
新增泊位:13592個
(例如:南屏街世紀廣場家樂福、葡萄街區等)
新建立體停車場:6個
新增泊位:1580個
掃描
小區停車難題
昆明屢見不鮮
對于昆明各小區停車難題,記者進行了采訪。
工人新村小區是一個老小區,由于空間狹窄的限制,小區周邊幾乎沒有公共停車場,停在路邊又會被交警罰款,停得太遠又不方便。老舊的宿舍區根本無法停下一輛車,狹窄的過道甚至無法讓兩個人并排而行。業主說,在工人新村小區停車基本是靠“搶”,晚上回來晚了根本沒車位,只能停在小區過道上。
紅廟教職工小區外面是條300多米長的云山支路,道路兩旁停放了50多輛私家車,整條道路儼然一個停車場。因為沒有專門的固定停車位,住戶的車基本都是停放在空地上。于是,許多車主在小區內安裝停車鎖,將公共場所占為私用車位,有的甚至還堵塞了消防通道。
停車難問題不單在老小區問題突出,就連新建小區也開始矛盾重重。比如在盛高大城小區三期,為搶占車位,有業主竟想出了損招:將車橫跨在兩個車位之間斜著停放。這樣一來,自己家的車倒是方便了,其他業主卻眼看著有空車位,就是停不了車。
范本
審批堅持三四年
建設只要半年多
建設立體停車場,是解決停車難題的有效方法。昆明投入使用的立體停車場,最具代表性的就是青年路鴻城廣場背后的立體停車場以及月牙塘小區立體停車場。
這兩個停車場,一個位于小區內部,另一個位于鬧市區向公眾開放,均由云南金鑫智能泊車設備有限公司建設并運維。
值得注意的是,2013年由昆明市交運局牽頭負責停車場工作至今,確定了200多個選點,但只完成了6個立體停車場建設,其他4個均位于公共單位內部,金鑫泊車能占有兩席,十分不易。
位于北市區的月牙塘小區,是昆明市停車老大難問題的典型小區,2011年11月,月牙塘小區北門停車場的9畝地就作為昆明小區立體停車庫試點。
金鑫泊車總經理吳安平告訴記者,公司于2012年底,以社會投資人的身份成為投資方,參與到月牙塘小區立體停車場的建設。然而,一場更為漫長和復雜的審批“拉鋸戰”展開了。
吳安平至今還保存著經昆明市規委會審議通過的《<月牙塘小區立體停車場>項目規劃方案》,時間顯示是2013年11月,距離該地塊被選為試點,已過了兩年時間。
通過了規委會審議,并不意味著審批結束,他的文件夾里還原封不動地保存著厚厚一摞來自防震減災、環保、水務等多個部門的審批意見書。
前前后后3年多時間,在各項公示公告期結束后,2014年10月底,月牙塘小區立體停車場開始基礎設施改造,2015年2月進行項目主體建設,經過半年多時間建成,并于9月11日正式投入使用。
探因
立體停車場
為何推進艱難?
在長期從事此項工作的昆明市交運局公交都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李昊看來,立體停車場在昆明推進,存在地塊產權、審批不易、業主鄰居意見以及投資企業意向等因素的影響。
用地
產權歸屬難協調
和月牙塘小區同時在2011年被確定為試點的,還有大樹營小區的3畝地,但在用地方面,由于消防、綠化等要求預留的土地留出后,建設立體停車庫幾無可能,因此6年過后回頭看,這一項目已然“流產”。
同樣,位于盤龍區穿金路的商務樓“麥田時光”,背后也是立體停車場的選點,但該地塊至今仍只是平面停車場?!爸斑@一地塊的產權屬于私人老板,他們早已把這塊地租給一家大型企業作為停車場經營?!北P龍區聯盟街道辦事處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在選點過程中曾與產權方協調建蓋立體停車場問題,但產權方表示已經和租賃方簽訂了長期租賃合同。經相關部門協調,租賃方表示如果要臨時退租必須賠償高額的違約金,幾年過后,這一選址幾乎都快被遺忘了。
“產權問題的協調難度很大,凡是你在市區能看到的空地或者平面停車場,我們都跑過,哪塊地沒有主人???”昆明市交運局公交都市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人李昊說,找到地塊產權方后一般提議對方自主建設,或者介紹有資質的企業雙方合作。但在寸土寸金的市中心區域,有的地塊或許每畝價值高達上千萬,加上立體停車場高昂的投資,這些生意人一盤算回報周期,紛紛婉言謝絕。
月牙塘小區立體停車場
青年路鴻城廣場背后的立體停車場